NEWS

24

11.2020

淺談頸動脈狹窄

頸動脈是供應腦部血流的重要來源,總頸動脈二分為內外頸動脈之後,內頸動脈在顱內更進一步分支為前及中大腦動脈,負責大腦前2/3之血液循環。頸動脈狹窄的成因是粥狀硬化斑塊沉積使得血管內膜增厚,進而阻塞血管或形成血栓剝落,是造成腦部缺血引起中風的重要原因。據統計高達八成的中風為缺血性腦梗塞,其中約有25-30%即導因於頸動脈狹窄。

臨床上可將頸動脈狹窄概略分為症狀性與無症狀性兩種;症狀性頸動脈狹窄是指在近半年內曾發生過缺血性腦血管症狀。頸動脈狹窄程度愈高,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危險性也愈大。暫時性腦缺血其實就是嚴重腦中風前兆的警訊性輕度中風;常見的臨床徵象包括突發性的嘴歪眼斜、言語障礙、單側臉部或軀體麻木或無力、單眼暫時性黑矇等。長期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臟血管疾病及有家族相關病史者皆為頸動脈狹窄症之高危險群,而男性的罹病率較高。

在評估頸動脈狹窄的檢查方面,超音波具有操作便利、非侵入性的優點,在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患者做初步篩檢或術後追蹤可考慮選擇。介入性血管攝影可準確診斷血管阻塞狀況,但有其潛在的危險性,如術中血栓剝落隨血流堵塞遠端顱內血管,約0.5-1.0%會導致中風發生。目前,發展已近成熟之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血管攝影,亦可提供相當高的診斷率。

目前對於頸動脈狹窄的治療方式,簡介如下:

藥物治療: 通常用於輔助性的療法,但口服抗血小板藥物或抗凝血劑並無法溶解動脈內膜硬化斑塊。國外統計在症狀性高度頸動脈狹窄,予以抗血小板藥物治療,兩年內仍有20-25%的中風發生率;目前臨床試驗尚未證實對於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之預防腦中風的效果。

頸動脈內膜切除術: 手術清除血管阻塞是傳統公認的治療方式,對嚴重症狀性頸動脈狹窄的預後有明顯助益。病患需接受全身麻醉,患有心肺功能異常、頸部曾接受放射線治療、頸動脈狹窄部位過高或過低、對側頸動脈堵塞者有較高的風險。根據國外大型臨床研究發現,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對於年齡小於75歲、男性、與頸動脈狹窄大於70%者治療效果較好,術後5年內的腦中風發生率及手術併發症約為5-6%。

頸動脈支架置放術: 血管整型術及支架放置可暢通血管增加血流量,亦可使內膜沉積之硬化斑塊表面平滑,防止血栓形成及剝落。目前國外臨床文獻顯示,頸動脈支架置放術之治療成效不亞於傳統內膜切除手術,且有較低的顱神經損傷及傷口感染率。經評估不適合開刀及全身麻醉者,可考慮施行此項治療。

預防頸動脈狹窄及腦中風需從健康的生活型態落實,對於會加重動脈粥狀硬化進行的危險因子,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也應積極控制。建議高危險群民眾應定期接受頸動脈超音波篩檢,若有臨床懷疑症狀應及早至神經科接受診治,以達到腦中風預防更勝於治療的目標。


本院頸動脈超音波檢查費用 500 

歡迎預約檢查